中工网讯(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庞慧敏 通讯员陈亭羽 曹彩娥)天微微亮,陈金清熟练地将汗巾挂上脖子,带上保温杯,从陡梯爬上14米高空,穿越仅容单人通行的检修通道,随后抵达龙门吊操作室。在这不到3平方米的操作室内,她开端了一天的作业。
陈金清来自广西宾阳,是中建五局华南公司广西深海管网项目的一名龙门吊女司机,驾龄已有10年。记者见到她时,看她束着马尾辫,脸庞因终年风吹日晒变得乌黑,一身蓝色工装,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干练。
2015年,为了供上初中的儿子读书,陈金清走进工地,成为项目上第一个自动报名学习龙门吊操作的女人。为了能赶快上岗,陈金清每天提早两个小时到岗了解设备,重复在模拟器上操练吊装轨道。操作手册上满满当当满是她的笔记,手册的边角也早已被她翻到卷边。3个月后,陈金清以满分成果顺畅通过了特定品种设备操作查核,成为广西第一批持证的龙门吊女司机。
“空中司机”干了10年,陈金清积累了不少经历和心得。她首创“三段减速法”,即离地缓起、空中稳移、着地轻放,使龙门吊在空中“行进”得又快又稳。凭仗这套办法,在吊装广西深海管网项目6.4吨重的弧形管片时,她将管片吊装轨道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。项目总工感叹道:“她的吊装轨道就像用尺子量过,说是‘绣花功夫’也不为过。”
靠着这身“绣花功夫”,陈金清精准完成了广州地铁15号线号线等多个重点工程吊装作业,累计吊装物料81万吨。“我的家人都为我自豪,尤其是我的儿子,还说要以我为典范,立志成为一名高技能人才。”她说,接下来还要考取更高等级的特定品种设备操作证。